“万岁”
“王安”杨涟还想再说什么,却被朱由校打断,而大太监王安也连忙上前稽首。
朱由校不顾杨涟,直接下旨道:
“着旨、命王承恩提督御马监,辅皇五弟由检、着手为皇考修缮皇陵”
“奴婢领旨”听到朱由校的话,王安点了点头,当即领下了旨意。
这一幕被杨涟亲眼看在眼里,却毫无办法。
说白了、御马监又不归兵部和兵科管理,他兵科虽然可以驳回皇帝与兵部的一些调动,却驳回不了内廷二十四衙门的事情。
朱由校做出了自己继位后的第一道圣旨,并且挑衅般的看了一眼老臣杨涟,随后对方从哲隆声道:
“内阁与户部协助皇弟由检”
“臣、领旨”方从哲没有杨涟那么刚正,这种事情上他不可能为难朱由检,毕竟朱由检才送了人情给他。
“退朝”见方从哲稽首应下,朱由校心里顿时得意了起来,留下一句退朝,就抓着朱由检的手离开了文华殿。
走到殿后的时候,朱由检还能依稀听到杨涟在破口大骂,被鸿胪寺丞警告的声音。
“弟弟、你看我刚才如何”
朱由校抓着朱由检走出了文华殿,却不想直接在文华殿背后的主敬殿休息了下来,并向着朱由检骄傲的说着自己刚才的举动。
对此、朱由检也只有无奈,对他朱由检稽首道:
“皇兄刚才,确实有几分皇祖父的感觉,不过还是太过暴躁了,天子应该不展喜怒于面才对。”
“哼那杨涟老匹夫咄咄逼人,不呵斥他,真以为吾好脾气吗”朱由校冷哼一声,显然对杨涟上朝第一天,就怒叱朱由检的行为不满。
在抱怨之后,他也不忘安抚朱由检,轻声道:
“弟弟放心、过些日子国丧结束,我就把那老匹夫赶回老家。”
“不用不用。”听到朱由校的话,朱由检连忙阻拦,却引得对方皱眉道:
“怎么弟弟觉得不满意”
朱由检连忙解释道:“不是、只是认为哥哥不用这么大费周章,杨涟也是为了哥哥的社稷着想,臣弟刚才确实有些唐突了。”
他话还没有说完,朱由校就握住了他的手,关心道:
“弟弟向哥哥要东西,哪有唐突的说法再说那皇陵本来就要修缮,由弟弟你带人修缮,我该高兴才是。”
“那杨涟老匹夫,我过些日子再收拾他。”
“不用不用”朱由检有些汗颜,只能为朱由校解释道:
“那杨涟等人皆为东林党,虽然为人迂腐,却胜在刚正清廉,朝廷正是需要他们的时候。”
“皇考在位时,重用东林出身的官员也是看出了他们对朝廷有益处。”
朱由检之所以解释、是因为此时的东林党,确实算得上明末的一股清流。
此时以杨涟等人为首的东林党,还在主张降田赋、去矿税,增收商税。
倒还不像崇祯年间的东林党,只知道党同伐异,对各项事情一问三不知。
东林党后来的混蛋,也是因为能干实事的东林党都死的差不多了,才让小人窃取高位。
若是东林党一开始就混蛋,也就不会吸引到卢象升、孙承宗、张煌言等人加入了。
所以对于韩景略来说、哪怕杨涟刚才弹劾了他,可是从国家角度来看,他弹劾的是对的。
换做朱由检是皇帝,也不可能让一个藩王执掌御马监近三万兵马,哪怕这三万兵马都是老弱病残。
“弟弟能以这种角度思考,属实是哥哥小看你了。”
朱由校没想到朱由检能考虑这么多,听了他的话后,朱由校倒是不这么生气杨涟这个人了。
不过为了照顾自己的面子,他还是对朱由检道:
“这次看在弟弟的面上,就放过那杨涟了,可若是他之后再说出一些出格的事情,吾便要收拾他了。”
“收拾是对的,但切不可杀他。”朱由检生怕朱由校气上头,把杨涟等人给宰了。
“嗯、吾记住了。”朱由校点了点头,随后脸上出现了迟疑的表情,紧接着又和朱由检商量了起来:
“按照礼制、吾当入住乾清宫,可眼下乾清宫”
朱由检顿悟,他明白朱由校是害怕李康妃,于是他转头看向了一名锦衣卫,对他招呼道:
“你去叫陆文昭过来。”
这锦衣卫是陆文昭的人,见朱由检开口,便对朱由校作辑行礼,随后退下去找陆文昭了。
朱由检见他离去,则是对朱由校解释道:
“那李康妃不过仗着魏进忠和他手下几个阉奴和奴婢罢了。”
“待我叫陆文昭去把那几个阉奴打杀,再将李康妃赶去哕鸾宫,命我勖勤宫的几个阉奴看守她,谅她也翻不起什么风浪。”
说到这里、朱由检想起了后宫还有一个郑贵妃,随后瞥了一眼四周,见没有其他人后,他才上前又对朱由校小声道:
“虽然收拾得了李康妃,但内廷还有危险,因此这段日子,就请哥哥先住在主敬殿,我命陆文昭日夜陪伴兄长。”
“给弟弟几日时间,哥哥就可以安心入驻内廷了。”